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频道> 企业资讯> 正文

利郎股票2年内市值蒸发3倍 砸钱玩“创意”引质疑

本报讯 去年9月20日,中国利郎宣布,在刚刚落幕的明年春夏季订货会上,其主品牌LILANZ及副品牌L2与去年相比,订货总金额双双落马,分别下降9%及上升17%。而在公示其订货会情况不佳的第二天,其股价即一路下滑,四天内缩水近两成。遭遇订货冷遇,中国利郎最近“有点烦”。

男装市场疲软 利郎突围很艰难

作为男装品牌大佬,中国利郎在风起云涌的男装品牌争霸赛上一直占据广大的市场版图。而旗下占服装总销售额的93.6%的主品牌LILANZ在此次订货会上并未延续去年的神话,订货总额下降了9%,远远低于上一次订货会时12%的增长速度。同时,主攻年轻腹地的副线品牌L2的订单增长率也由前一年的40%下降至17%。

利郎方面表示,这次LILANZ春夏季订货会订单有所下降,除了经济发展放缓、复苏乏力之外,今年春夏季天气不配合也导致产品销售较慢。不仅如此,集团今年秋季订货会开始实施的新订货政策,亦对订货会订单金额产生影响。

如果说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让服装行业打了个喷嚏,接踵而来的欧债危机才真正令从业人士感到进入彻骨的寒冬期。据悉,男装中高端品牌增速较2012年放缓幅度尤为明显,平均增速从30%降至1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在出口萎缩、租金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内需不振的大环境下,国内男装一线品牌渐入疲态。

不仅如此,随着国际高级时装品牌在中国加快开直营店和以快时尚著称的ZARA、H&M、优衣库等在国内迅速入驻以及为国外做贴牌加工的服装企业纷纷瞄准国内市场,更令本土男装品牌感到“雪上加霜”。

中国利郎想“圈地”成功,恐怕还需不断升级。

利郎股市坐上过山车?

2006年,利郎营收4.1亿元;2009年,即利郎在香港上市的当年,全年营收15.5亿元,比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增长了4.2亿元;到2011年,财报显示收入达27亿元,税前利润7.5亿元。即便是2012年中期业绩,利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营业额约人民币12.5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加22%,毛利约4.99亿元,上升32.9%。

不过,资本市场并未给予利郎业绩高增长相同的热情。从2010年10月4日利郎股价创下13.98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泻。2011年9月,利郎股价下滑至10.74元。

由于受到2013年春夏季订单“冷待遇”的影响,利郎股价在今年9月26日再次让股民跌破眼镜,股价下降至3.85港元。截至今日,利郎股价仍在4元左右徘徊。2年内其市值蒸发了3倍多。

据分析,在2010年至2011年,中国利郎股价下跌23%,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股票市值下降了8亿余元。

而在2011年至2012年,中国利郎再次坐上过山车,其股价继续下滑了64.1%,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2年股票市值仅上升了1亿余元。

不到两年,中国利郎股价跌掉了72.4%。远高于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约10%的跌幅。

利郎股市坐上过山车一路下滑,令不少股民大呼:“利郎,你什么时候才能复苏?”

附:HK1234中国利郎 2010年—2012年股价走势图

利郎门市有点冷

记者调查发现,与女装市场折扣相比,男装品牌的折扣并不“来势汹汹”,实体店均以七至八折居多,而在天猫商城的利郎官方旗舰店,其折扣亦在五折上下浮动。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福州东街口商圈的多家利郎专卖店。记者发现,在商业圈内,利郎门市分布较为密集,其门市虽亮出折扣优惠活动,但店内客源较少,门庭冷清。与此同时,劲霸、才子及七匹狼等国内中高端知名男装品牌也加入价格战,以打折优惠吸引消费者。

“这几个月男装的销量情况如何?”记者询问位于福州金泰路利郎门市的工作人员。“平时来逛男装的人就不多,销量也比较有限。这几个月都在做打折活动,希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她表示,男装市场也存在周期性增减变化。“最近公务员面试让销量有所上升,接下来可能就要等到元旦春节。”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工作人员坦言,市场是很大的,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男装品牌进驻市场,想要在男装市场稳占鳌头,亦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利郎砸钱玩“创意”

2012年,中国利郎再次吹响“时尚创意”的集结号,耗资约10亿元,由澳大利亚设计团队建造的总部文化创意园在晋江奠基。虽然大打“服装创意牌”,但如此大手笔“砸钱”玩艺术,仍引得公众疑问连连。据悉,中国利郎2011年税后利润为7.5亿元。步入2012年中期,毛利润也仅为4.55亿元。中国利郎斥资近两年“血本”创建文化创意园,不禁让人要问:利郎你的钱从哪里来?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11月19日,记者致函中国利郎总部,希望中国利郎能够对上述情况作出解答,但时隔多日都未见中国利郎给予回复。记者多次致电,中国利郎均未回应。

利郎商铺纷纷“跳槽”

沦陷低迷的男装市场令中国利郎“哭天抹泪”,同时,在赶集网、58同城等交易网站,记者发现不少利郎店家都在发布商铺转让信息。记者问到,对于为何要租出黄金商铺,何小姐表示不愿意细谈。北京的马先生告诉记者转让利郎门店的主要因为利郎公司渠道收缩,渠道收缩给商户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国各区县铺纷纷“跳槽”。

截止发稿前,自称是利郎的公关公司(软众传媒)表示通过媒介朋友介绍,想与本报商谈相关合作事宜,被婉言拒绝。(辜英 陈慧慧)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