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几乎同时应邀来到中国,给国际社会以想象的空间。媒体在评价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关系时,诞生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姿态”。看起来中国扮演了两个有诸多误会国家的调停者的角色,但在巴以两国领导人公开的谈话中,更多提到的则是深化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愿意。
在中国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背后,突显的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前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华黎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强调:“中东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将与中国有关,中国关切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题中之意,这种关注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成正比。”
中阿合作迈向新时代
“中阿是国际舞台上的好朋友,经济交往中的好伙伴,发展事务中的好兄弟。”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9月参加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时表示。当月,国务院同意将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显然,这项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同等战略意义的决定,意味着未来数年阿拉伯国家将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点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达到2224亿美元。此前,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上,时任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力争3~5年时间实现中阿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然而仅仅两年,中阿贸易额便突破了这个里程碑。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仅用11年时间增长10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贸易之一。去年,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双方的共识是:争取到2014年实现中阿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主要表现在石油贸易、机械设备、纺织产品等方面。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开始转变进出口策略,高端产品成为中阿合作的一大亮点。
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上,中阿双方代表强调,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产业、通信产业以及金融投资表现强劲。据了解,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开始布局中东市场;华为公司与沙特Mobily电信公司签署1.2亿里亚尔合同并承建阿联酋全国范围内的WCDMA 3G网络;吉利和长城等成为进入中东汽车市场的中国自主品牌。
距离3000亿美元贸易额有多远
伴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多领域、高级别的合作,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印度、美国成为继欧盟之后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
倘若仅以统计数据来看,要实现2014年中阿贸易额3000亿美元的目标,则今明两年至少每年以36%的增长速度扩展双边贸易。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挑战。
然而,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高级研究员Stephen M.Sammut发现一些中东投资因为某些安全理由从欧洲撤回中东,而投向亚洲的份额则有增加的迹象,特别是中国。
新兴产业、金融投资等领域拓展了双方的合作空间。拥有庞大主权基金的阿拉伯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3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便值得期待。在海合会国家“向东看”的时候,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则盼望着来自中国的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投资。
根据美国华盛顿中东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塑造阿拉伯国家的前景;大量的投资还将不得不来自其他地方,特别是海湾国家和中国。
另一份来自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称,2011年中东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多来自美欧,中国的不到2%。但随着中国政府对阿政策的推进,数字开始改变。
当然,彼此不同的金融体系导致中阿金融合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全球最大的伊斯兰金融体与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之间,还需更加畅通的金融投资渠道和环境。
“宁夏渠道”带来合作机遇
在年均36%的增速压力之下,中阿贸易需要有更加务实可行的行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其独特的亲缘禀赋站到了前台。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举办;被称为另一个“深圳”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启动,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更是指出,把宁夏打造成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金融合作的先行区,逐步把宁夏打造成中国国际化的伊斯兰金融中心。“宁夏渠道”为中阿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机遇。
在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中,宁夏承担起了重要的“桥头堡”作用,并将在清真产业、金融投资、服务贸易等领域有所突破,成为中阿贸易发展的强大动力。
日前,在中国西宁举办的2013中国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上,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表示,中国和穆斯林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穆斯林国家在资金、市场和能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中国在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方面则更具实力,这使得双方在经贸和投资领域互利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
清真产业走在全国最前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不仅制定了首个省级清真食品标准认证准则,而且主导西部五省共同编制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在甘肃、青海等正式实行,并将促进国家标准的形成。
无论如何,擦肩而过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虽没有在北京完成历史性的会面,但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仍是相同的诉求。从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的潜力和远景来看,仿佛3000亿美元的经贸额仅仅是双方握手时温柔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