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7日两天,360诉腾论垄断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外界关注到了央视和湖南卫视那1个小时的直播,其实两天旁听下来精彩之处不少,双方律师、证人的唇枪舌剑。
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双方为彼此陈述自己观点打得3个比喻。
1、自行车、货车、火车可相互替代
在26日上午的庭审中,腾讯方专家证人姜奇平比喻:从东直门到西直门,可以走路、骑自行车、坐地铁;从北京到上海,可以坐货车(姜特意解释说,货车不光能拉货、也可以运人)、坐飞机、坐火车。他得出结论:只要能到达目的地,这些交通工具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为什么打这个比方呢?是因为腾讯如果要说自己不垄断,就必然要讲,QQ尽管有8亿用户,但QQ和邮箱、微博、短信可以相互替代,所以在即时通讯市场,不是QQ一家独大,网易邮箱、新浪微博、运营商短信都可以即时聊天,邮箱如果两个人可以连续发邮件,同样有聊天的效果。微博、短信同样可以达到即时交流的目的。所以,怎么能说QQ垄断了即时通讯领域呢?
360律师反驳时举例说:人渴了会喝水,在沙漠里人渴极了,可能也会喝啤酒解渴(甚至可能喝马尿),但你不能说啤酒和矿泉水、马尿能够相互替代。
当庭引起一片哄笑。
2、照相机、内裤、包包相互竞争
26日下午的庭审,腾讯的专家证人姜奇平举例:互联网就是眼球经济,只要吸引眼球的,都构成竞争,因为注意力是有限的,人一天24小时是恒定不变的。
姜奇平之所以举这个例子,依然是想说明,腾讯当年的“二选一”行为,其实起不到胁迫用户,限制交易的目的。QQ尽管用户数量庞大,但并不是没有竞争。如果用户选择了在网上看新闻、看视频,则用户在同一时段就没有办法使用QQ聊天。所以,QQ放在互联网领域而言,根本算不上竞争。
姜奇平的举例一出口,360的律师面露诧异。但旋即反驳。
360律师比喻:如果按姜奇平的逻辑,人的时间与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人的钱也是有限的。如果用一个人身上只带了2000元,进了中关村的一个大商场,那他这2000元买了照相机,就不能去买包包,也不能去买别的了,那是不是可以说,照相机与内裤、包包就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