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三起诉讼可以说是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一起是李某某的强奸案,一起是复旦大学的投毒案,还有一起就是360与腾讯的反垄断案。
板邓分析了一下,这三起案件为何受到关注,前两起属于社会事件,对此板邓不妄下评断,懂的人自然懂,而对于360和腾讯的反垄断案,这是商业诉讼,之所以受到这么大的关注是由于,这两家公司几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反垄断这一早在2007年时便推出的法案,至今只是形式上的而已,360与腾讯的案件是至今为止的中国反垄断第一案。
这场诉讼案本身的判决到底如何在这个背景下其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我们也看到,360的董事长周鸿祎说,“是输是赢都值了。”
周鸿祎的这句话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去考究,但至少这起表面的案件的确如此。
博客网的创始人方兴东则说,“ 360诉腾讯垄断案必将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标志性事件,也将成为中国反垄断历史上的里程碑。”
我们来看,这起案件横跨3年,从2010年一直打到今天;从广东打到最高法院;从行业内的人士关注到湖南卫视、央视直播……这的确已经成为一个反垄断史上的里程碑。
因为反垄断在中国一直处于模糊的阶段,到底如何去界定,如何去规避,一直没有明确的商业案例去定义。
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则说,“反垄断法对于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及其滥用的认定都只做了比较原则的规定,尽管反垄断法颁布之后也陆续制定了一些配套规定,但总体而言,仍只是确立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规则,操作上仍面临很多问题。而且这些规定大多针对传统领域,互联网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中国如此,在国外我们看到却不尽然,这几年围绕在微软、谷歌身上的反垄断案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起。
而颇具代表性意义的是微软的IE浏览器的反垄断案。
2007年12月,Opera针对微软在Windows中捆绑IE的行为向欧盟提出投诉。2009年1月,欧盟对微软提起正式指控。为避免遭受新一轮的制裁,微软随后向欧盟妥协,同意在Windows 7中捆绑IE浏览器的同时,还提供其他浏览器安装选项。
但是微软并未遵循,今年年初欧盟的一纸超过7亿美元的罚单如期而至。
而在这起案件之前的2004年,欧盟委员会以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将Windows媒体播放器与Windows系统捆绑为由,开出了罚单。
这两起案件可谓十分典型。
我们回望一下360和腾讯的反垄断案的缘由。
2010年春节、五一、中秋腾讯三次升级QQ默认安装QQ电脑管家,与360安全卫士展开直接竞争。而在当年9月360推出了扣扣保镖,包含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QQ广告等功能,全面保护用户安全。11月腾讯宣布,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用户面临“二选一”
反垄断案也就此产生。
这起案件的出发点与微软的IE浏览器有点像又不像。他们相似的地方在于,在中国QQ拥有将近8亿的用户,几乎每一台个人电脑都安装了这一软件,依靠QQ,腾讯定向导流QQ电脑管家,这与微软依靠Windows定向导流IE类似。
但不像的地方在于,Windows当时是在全球市场都具备统治地位,而且几乎没有可替代品,但是腾讯的QQ不一样,QQ仅仅在中国实现了几乎垄断的地位,同时,与QQ类似功能的软件有很多。
这些问题也导致此案难以判罚。QQ到底垄断了嘛?到底垄断与否或许板邓说了不算,你我说了都不算,要法院来裁定,即使裁定后,也必然有不同的声音,这是必然。
而一个现实问题是,腾讯亦或者是360、百度其实都有相似的行为,这些巨头的存在,通过捆绑、交叉补贴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阻碍了创新是的的确确存在之事。
板邓曾经听闻一个好友如是介绍,他当年做了一款网页游戏,想与腾讯合作,但是1个月之后,腾讯说,我们不需要你的游戏,我们有一款核心玩法一样的,该好友从此发誓不再与腾讯合作,并推出游戏圈,寻找别的项目创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阻碍创新的案例不是吗?
而再看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实体行业已有的一些案例,与美国和欧盟在反垄断执法中打击大企业不同,我国的反垄断执法对大企业比较宽容,自《反垄断法》颁布以来还未有一起案件对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大企业进行过重罚,而相对于欧美市场,我国市场中大企业运用垄断地位损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显然是更多的。
所以说,360与腾讯的这起诉讼案本身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经呼唤起了人们对于反垄断这件事情本身的注意,未来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垄断诉讼。
这就是中国反垄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