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发现,使用手机在百度搜索中搜索应用,点击高速下载会先安装百度高速下载器,即百度手机助手,而并非用户希望下载的软件。安装百度手机助手后,用户只能通过应用市场再次搜索想要的应用进行下载。
对此,记者针对几款手机常用软件进行调查,发现手机端捆绑行为正在愈演愈烈。其中以百度为代表,百度输入法、百度音乐等相关软件更新默认捆绑了百度手机助手,只要用户发生更新行为,就可能被默认安装了以上软件。相关人士称,由于捆绑式推广能够获得极强的效果,因此受到互联网同行的争相模仿,成为行业诟病。
此外,百度的捆绑行为则存在一丝欺诈属性。在百度的应用搜索页,只有“高速下载”一个选项,并没有任何捆绑提示。据了解,每天都有40万左右用户因点击“高速下载”被强制安装了百度手机助手。业内人士笑谈此事称,百度在PC端一边和竞争对手360周旋投诉其捆绑安装,而自己却已经在手机端悄然布局了。
目前,用户对手机应用的捆绑行为不熟悉,还未形成警惕性,应用捆绑行为初期效果极其明显。业内专家预测,互联网企业在尝到甜头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这种推广行为。
不过,从微博上搜索“百度手机助手”、“捆绑”等关键词,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用户对于该捆绑行为的抱怨声了。
业内人士表示,软件的推广需要资金和时间,通过与知名且已有一定用户基础的软件进行捆绑,是一条捷径,并为许多软件厂商所采用。而用户在下载的时候很有可能造成大量流量损耗。
不仅如此,捆绑软件作为对软件功能的扩展被软件作者不断增加,也很容易成为恶意插件的温床。有些捆绑软件捆绑的是恶意病毒,有可能会造成用户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