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人流如梭,塘沽血站的无偿献血车在医院门诊大厅外停靠着,身穿白衣的医护人员在拥挤的大厅中穿梭着。春节后是献血淡季,医疗临床手术用血和危重患者的急救用血,是造成每年年初“血荒”的主要原因。
早上九点钟,医护人员已排起长队,没有人觉得寒冷。 献血的医护人员中有十多人是多次献血的。心外科王正清主任已经献过10次血,这次是第11次献血了,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他说“手术最怕听到‘没血’两个字, 就算医生医术再高明也没用;没有匹配的血型,就意味着手术要‘停’要‘等’。
正在献血泰心的医护人员们
一滴滴珍贵的血液就是每个心脏衰竭的患者生存的希望。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一个78岁高龄的患者实施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病情危重,血管有多处弥漫性 斑块而且硬化严重。当我们为他架起最后一个血管桥时,手术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小时,而这时候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患者急需输血小板,可是血小板不 够了!患者为AB血型,这一血型人群本来就比较少,再加上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已经用光了医院血库全部的储备和塘沽血站能够提供的所有血量。虽然患者家属有同 型的血液,但过去没献过血,血液检验需要很长时间,而血站临时找献血员显然又来不及。当时急需的是半年内献血合格的AB型人来采血小板。情况紧急,大家眼 看着患者由于没血而徘徊在生死边缘,这时手术室的于恩杰护士长主动到血站献血。当带着护士长体温的新鲜血小板一滴一滴输送到患者体内时,死神退却了,患者 终于得救了。作为外科医生,我知道血液对患者的可贵,我也愿意用自己的血去挽救更多生命”。
泰心医护人员的义举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家属身受感染,好几位家属也登上了采血车加入了义务献血的行列。一名山西患儿欣欣(化名)的家长被泰心医护人员的爱心深深打动,她挽起袖子登上了采血车。欣欣妈妈说,“我的孩子1岁9个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现在就在医院儿童病房住院。因为我们家条件困难,医院帮我们向慈善基金会申请了救助,孩子将免费得到手术治疗。这里的医生护士把孩子照顾得特别周到,他们 不仅为患者们治病,而且还将热血献给患者,我觉得他们很伟大,我自己很感动,觉得自己也得做点事儿回报社会。” 此次泰心医护人员共有46人成功献血9200毫升。
据了解,人体血液含量约占体重的7~8%,比如一个7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有5600毫升,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根本不会对身体造 成任何影响,只需稍作休息就可恢复正常。而且按合理周期献血,还可以对造血系统产生良性刺激,提高血液质量。一个健康人每半年献一次血是绝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