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频道> 企业资讯> 正文

罗昌平谈新闻打假:虎嗅网以负面做公关

虎嗅这次真的玩大了?!继阿里巴巴收购虎嗅的传闻在坊间闹出轩然大波之后,虎嗅这个互联网行业“小三”再度爆出丑闻。日前,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在暨南大学研究生院答听众问题时,就政府打击网络新闻敲诈和假新闻问题爆料:虎嗅主要的商业模式依靠收取保护费盈利!对于这个猛料,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虎嗅以往的表现来看,空穴来风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说虎嗅这次真的玩过界了。

罗昌平谈新闻打假:虎嗅网以负面做公关

纵观虎嗅的创业历程,一直以来以用户广泛参与的自由氛围,被赞誉是“网络平民的英雄”。但在耀眼光环的背后,虎嗅的所作所为却并不耀眼。此次爆料中,罗昌平指出,虎嗅网一直以来紧盯BAT新闻,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作为最大的“摇钱树”,在报道负面消息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以勒索保护费。这就侧面为日前阿里收购虎嗅的传闻做出了很好的注解:为摆脱无休止的负面报道,阿里决定以投资或广告的方式,换取虎嗅的正面报道。至此,虎嗅彻底撕下了最后的遮羞布,以首页一半的版面来向新主子表示忠心。或许,对于虎嗅,马云也有些许无奈,为了摆脱纠缠,只能拿钱砸到它躺下。事实证明,虎嗅,确实躺下了!

平心而论,企业追逐利润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就罗昌平的爆料来看,虎嗅已经背离了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立业需立身,立身先立品。保持职业操守的媒体大有人在,如罗昌平所说的钛媒体,因其创始人赵何娟的理想主义,对保护费的问题十分排斥。而反观虎嗅,“英雄”形象在不断的爆料中渐行渐远,加之自身的行为,让公众从重重迷雾中逐渐看清了其虚伪的面目。或许对于虎嗅来说,快速产生利润是重要的,装一装是很“嗨”的。但不幸的是,在扮演某种角色的同时,形象工程却在金钱的重击下轰然倒塌,当烟尘散去,只留下被人鄙夷的独角戏。而对于公众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其实,对于罗昌平的言论,一度引发过强烈的争议。罗先生被“喷”的几率也大大的提升, “搏出位”一时成为了罗昌平的标签。但作为一名知名媒体人,在刘铁男事件发生之时,对于罗昌平的质疑更甚于今时今日。然而随着刘的锒铛入狱,无异于是对无端质疑的有力回击。在明眼人看来,实名举报更多的是维护社会的公理正义,而非所谓的“哗众取宠”。试想会有蠢蛋以名声和身家去赌虚无缥缈的传言吗?

而再看此次爆料,自罗昌平的言论之后,虎嗅除去空喊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之外,没有任何据理与之对质,其心虚的状态可见一斑。事实胜于雄辩,当虎嗅以“英雄”形象“搏出位”之时,公众很难相信它品行如此低劣。时间的发展会慢慢证实,一切的行为只是品行的缩影。所不同的是,从虎嗅对BAT新闻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一个有“理想”的流氓。未来,传言的发展,或许已经没有太多悬念,而对于公众来说,只能套用《仙履奇缘》中的一句台词来表达心情:我只看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