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天津区域> 滨海> 正文

中海油服自主研发海洋地震拖缆采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月28日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获悉,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亮”拖缆采集装备和“海途”拖缆综合导航系统打破作业深度、道间距等技术限制,零故障完成海上三维地震采集作业,灵敏度、稳定性和一致性优于国外主流设备,地震资料品质符合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装备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海洋地震拖缆采集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震勘探寻找海底“宝藏”

找油找气,物探先行。在广袤的大海深处寻找油气资源,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地震勘探,即让人工激发的地震波穿过海水进入地层,从各岩石层反射回不同特性的反射波,被物探船采集装备记录并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分析判断地下地质情况,进而寻找可能含有油气构造的过程。

“如果把地震勘探比作CT检查,采集装备就好比一部对海底地层进行扫描的巨型CT机,封装在电缆内部用于检测地震波的检波器就像高度灵敏的探测器,负责指挥和控制地震作业的综合导航系统就像物探船的‘大脑中枢’。”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海洋地震采集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电子、机械、声学等多个领域,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此项技术,开发难度极大。过去,我国应用海洋地震采集装备技术不仅需支付巨额购买费用,还被施加各种技术限制,阻碍了我国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进步。为扭转这一局面,历经10余年的技术攻关,中海油服逐步攻克固体电缆、采传系统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以“海亮”“海途”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产业化应用跻身国际先进

目前,“海亮”已突破进口设备22米作业水深的沉放深度限制,可不限水深实施深拖,有效降低干扰波的影响。“海亮”还形成了3.125米、6.25米、12.5米等多种道间距系列产品,大幅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可精细刻画海底复杂地质构造。

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项目负责人表示,作为“海亮”的“眼睛”,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检波器一致性指标高于进口设备15%,让这双“火眼金睛”能看到更加清晰的地层“秘密”。“海途”的研发成功,宣告中国拖缆综合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为地震采集装备装上了“最强大脑”。在茫茫大海上,地震采集作业炮点预测和检波器可以实现精准定位,预测精度小于0.3米,实时坐标解算精度小于3米,与进口同类技术水平相当。

据统计,该自主研发海洋地震固体拖缆采集装备技术已累计完成超过4000公里二维、500公里三维地震采集商业作业,并实现产品定型及产业化生产,具备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能力,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制造体系。其中,“海亮”水下固体电缆年制造能力达100公里,检波器年制造能力达10万支。

中海油服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齐美胜表示,海洋地震拖缆采集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是我国石油企业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尝试。展望未来,中海油服将以争做国家关键技术攻关先锋队为己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