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是我市文博场所最为集中的地区,据统计全区不可移动文物502处、支队列管的博物馆、图书馆及文物保护单位26处,面对文博场所火灾载荷大、扑救难度高、战役战术复杂这一实际,支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题“议灭”,并采取三项举措为文博场所开出灭火救援独家“秘方”。
科技助力,一楼一议
针对文博建筑,支队充分借助区政府批建的惠及20家文博场所的消防安全监控预警服务系统,邀请涵盖区住建、和平区中医医院、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二营销、城南供电公司等单位组建的灭火救援专家组,对26家场所逐一开展风险和能力评估,依托评估结果,累计修订、完善预案26家,重点突出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10条。
行业联动、统一战线
与部分文博单位微型消防站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每周选派精干力量对重点单位进行业务培训,督促单位消防管理制度落实,确保消防设施、器材配齐配全,确保灭早、灭小、灭初期,近半年来共开展模拟拉动51次、联勤演练7次;与区应急、公安、交管、容委、城管、供水、供电、供气以及蓝天救援队、蓝豹救援队等10余家单位和团队建立了联勤联动机制,使辖区应急救援联动体系日趋完善,为文博场所编织出一条贴身的安全防护网。苦练精兵,实战问效
立足和平区文博场所集中的特点,支队积极开展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专项熟悉暨应用性训练活动,对全区7家文博场所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实际出水测试;对文博单位的重点部位以及周边道路、水源和毗邻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工作,进一步完善底数,确保做到心中有数;在瓷房子、庆王府等7处典型文博场所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熟悉演练活动,并积极创新战法训法,量身定做了更具实战性的文博场所灭火救援操法,力求最大程度降低文博场所火灾的伤亡几率。
“秘方”开出以来,全区文博场所的“软”“硬”实力均得到较大提升,近一年来,和平区所有涉及文博场所的警情均得到科学高效处置,精心守住了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