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天津区域> 西青> 正文

不能丢的传家宝 节俭美德在西青区已蔚然成风

“中国文明五千年,勤俭节约美名传。一粒粮食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这是家住西青区张家窝镇李桂芳老人创作的反映勤俭节约快板段子其中的内容。李桂芳老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从自身做起崇检抑奢、反对浪费。在西青区像李桂芳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将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今勤俭节约美德在西青区已蔚然成风。

郭芝振是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人,多年来种植沙窝萝卜,人们都称呼他沙窝老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郭芝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知从事农业耕作的艰辛,更知粮食的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一诗,脍灸人口,广为流传。郭芝振对这首诗的感悟更加深切。他说:“珍惜每一粒米是对农民的一种尊重!”平日里,郭芝振厉行勤俭节约,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做到精打细算,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每天做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吃多少做多少,争取顿顿“光盘”,拒绝一丝一毫的浪费。

郭芝振作为小沙窝村的萝卜种植户,萝卜年产量达到几十万斤,前些年丰收的时候那些个头小品相不好的萝卜难以出售就都烂在地里坏掉了,真是浪费了不少。这两年,郭芝振琢磨出一个好办法,将这些小萝卜腌制成了可口的萝卜咸菜,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既提高了萝卜的附加值又减少了萝卜的浪费。郭芝振的儿子郭绍祥说:“勤俭节约是我们家的家风,作为一个90后我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生活中从不乱花一分钱,吃穿也不与他人攀比,希望勤俭节约的美德代代相传!”

家住张家窝镇80岁高龄的老人李桂芳是一名交通知识宣传员,十几年来她走进西青区的大中小学校和社区义务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尊重,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李奶奶”。李奶奶讲课时的交通挂图都是她用家里闲置下来的被单、床单亲手制成的,绘制交通标识的颜料也是孩子们剩下的。李奶奶说:“物尽其用,也是一种节约。”

除了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近两年李奶奶还编排了许多反映国家政策、人民生活幸福的快板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宣传社会正能量。去年,李奶奶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大家崇尚节俭文明之风。静是修身俭养德,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奶奶说,过度的浪费和奢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成败呀。为了将勤俭节约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她积极创编了反映勤俭节约的快板作品,并走进西青区的各个社区和学校去积极宣传。

张家窝镇田丽小学德育主任周云强说:“通过李奶奶多次走进学校,深入课堂,言传身教,学生们对勤俭节约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在生活当中如何厉行勤俭节约。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活动,教育学生人人争做勤俭节约的小能手,在学校营造了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李奶奶是经历过艰难困苦岁月的老人,至今她家客厅里都悬挂着一张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里自己给小儿子做的布鞋破了个窟窿,大脚趾露在外面都舍不得扔。李奶奶说:“我经常教育孩子们,不要忘记曾经的岁月,不要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艰苦奋斗得来的。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

快过年了,李奶奶亲手制作了八个红色纸灯笼,这红红的灯笼挂在客厅里装点家居,显得格外喜庆。李奶奶也为大家送上了节目的祝福,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同时倡导大家,厉行节俭,文明过节!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