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360诉《每经》诽谤一案。记者在庭审现场发现,来自百度、金山、腾讯等公司的人员竟联合作证。
据悉,该案源于今年2月26日,《每经》用近五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题为《360黑匣子之谜》的报道,360方认为报道内容虚假失实,系《每经》组织匿名作者采访匿名人士,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未对360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将网上搜罗的、360竞争对手编造的各种谣言汇编在一起,用来诋毁抹黑360公司及产品形象的黑稿。27日,360就此正式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60代理律师指出,《每日经济新闻》的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360公司和产品的商誉,故诉讼请求法院判定《每日经济新闻》商业诋毁,停止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360公司经济损失5000万元。
《每经》方面则辩称,报道真实客观,有完整证据链支撑。据了解,在此次庭审中,《每日经济新闻》所提交的所谓“采访证据”均来自360竞争对手编制的失实报道,很多资料直接来自百度、腾讯、金山等公司,而报道中所谓“采访”的“独立调查员”、“瞬雨”等匿名对象,都拒绝出庭作证。在法庭质证环节,疑因《每经》利益相捆绑的百度、金山、腾讯这三大互联网公司相关人员,则在现场联合作证。这已不是这三家公司第一次联合对抗它们共同的竞争对手360。
此前,凤凰财经报道腾讯与博瑞传播交叉入股合作,间接参股了《成都商报》及其旗下《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当时就有媒体猜测,腾讯入股《每经》是出于战略考虑。再联系上2010年举世瞩目的3Q大战,腾讯与360的新仇旧怨不是一两句话能够理清的。腾讯与百度又均是金山公司的大股东;腾讯和百度组织建立了排斥360的安全联盟,屡屡与360直接交火(金山公司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这样的直接竞争对手或是积怨已久的利益联盟在法律诉讼中出庭作出的证据,实在难以保持客观公正。此前金山公司员工曾在大名鼎鼎的微点“冤狱案”中涉嫌作伪证,至于此次联手的效果如何,背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在法庭审理结果未公布之前谁也不得而知。
究竟是真如坊间所言,自360宣布进军搜索领域后,就不断遭受竞争对手刻意制造的“质疑”和“谣言”,此次《每经》事件只是其中之一?还是另有隐情?相信事实的真相,会随着法庭的审理和判决而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