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天津区域> 滨海> 正文

滨海新区海水淡化产业势头正劲

海水淡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滨海新区着力加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让“梧桐树”根深叶茂、聚木成林,集聚人才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海水淡化人才生态和产业生态一体建设,打造以海水淡化为创新应用的新兴海洋产业体系。

构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

2020年7月,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宽研究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产学研用相结合,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在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这里已基本形成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碳一化工“三化”结合的产品结构。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董事长王俊明表示,渤化集团拟开展海水循环、浓盐水化盐、盐碱联合利用,实现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围绕海水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渤化集团可以为海水淡化产业相关单位提供市场应用场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化工/发电—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浓海水制盐/制碱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如今,在滨海新区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中,“提升产业协同运作水平”成为关键词。以海水资源利用为核心,滨海新区已集聚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海水处理科技、蓝十字膜科技、中海科技实业、恩那社水务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建成北疆电厂20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大港新泉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等项目,应用环节工程装机总量保持全国领先,形成了上游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中游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和下游工程总包为主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总量居全国前列。

产业生态环境不断完善

海水淡化水占滨海新区总用水量的6.1%,其中14%为生活用水,86%用于工业,海水淡化工业规模化应用具备丰富的施展空间。滨海新区将海水淡化产业列入“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产业,探索建设海水淡化试验场,创建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支持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将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产业引领性的示范样板工程。目前,滨海新区正积极推动产业规模化应用,临港30万吨/日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正在开展选址、取排水等前期论证工作,项目一期试验场项目加速落地;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中试试验区建设即将竣工验收。

滨海新区还成立海工装备子基金,重点引育海工装备和海水淡化龙头企业,营造区域产业生态;推动区内龙头企业作为共同发起单位成立海洋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海工装备和海水淡化产业,引领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产业创新要素快速联动,滨海新区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推进“科教融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由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中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依托,联合建设“天津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强强联合。

放眼滨海新区,这里正在汇聚全国海水淡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生产、工程建设及场景应用等各方资源,构建海水淡化全产业链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